时间:2023-02-06 01:45作者:雅博体育官网
壁画艺术是使用塑造形式和图画形式表达人类情感或思想的一个艺术领域。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一、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门,其中包罗种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种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
这些佛像多数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种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二、经变画 使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体现深奥的释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用绘画的手法体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体现者叫“变文“。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泛起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工具两面画阿修罗与摩尼珠,南北两面画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
车上重盖高悬,车后旌旗飘扬,前有持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漫衍各壁。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四、供养人画像 供养人,就是信仰释教出资制作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现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仆众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五、装饰图案画 富厚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修建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
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明的绘画技巧和富厚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六、故事画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鼎力大举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释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练的、形象的形式贯注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
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历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富厚,情节感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1.佛传故事 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释教徒经由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
一般画“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局面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 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释教故事画中是稀有的。
2.本生故事画 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种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盛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等。虽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着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的本色。
3.因缘故事画 这是空门门生、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空门门生、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
故事内容离奇,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4、释教史迹故事画 是指凭据史籍纪录画成的故事,包罗释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
包罗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释教史资料。这类画多绘于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和角落处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绘于正面墙壁,如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5、比喻故事画 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空门门生、善男信女解说释教教义所枚举的故事。这些故事多数是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域的寓言、童话,被释教徒收集记载在佛经里,生存至今。敦煌壁画中的比喻故事有“象护与金象”,“金毛狮子”等。
七、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富厚,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有的是根据佛典中的山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明的想象力,描绘出“神仙世界”青山绿水、莺啼燕语的漂亮自然风景;有的是以山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如第61窟的,“五台山图”。
壁画内容除以上七类外,另有修建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等。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在结构结构、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气势派头及其传承演变、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史面目。上述七类壁画,除装饰图案而外,一般有情节的壁画,特别是经变画和故事画,都反映了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统治阶级的出行、宴会、审讯、游猎、剃度、礼佛等;劳感人民的农耕、狩猎、打鱼、制陶、冶铁、屠宰、伙食、营建、行乞等;另有嫁娶、上学、练武、歌舞百戏、商旅往来、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等等种种社会运动。
因此,敦煌石窟,不仅是艺术,也是历史。敦煌壁画的内容富厚多彩,它和另的宗教艺术一样,是形貌神的形象、神的运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抚慰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气势派头,具有与世俗绘画差别的特征。
可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配合的艺术语言和体现技巧,具有配合的民族气势派头,也间接体现了其时的人们精神面目和现实生活。敦煌莫高窟的贮存藏品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
文书除华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牍书函等的世俗文书。
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修建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 各窟巨细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湛,主要有佛像、释教故事、释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另有许多体现其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阔,有的鲜艳美丽,体现了差别时期的艺术气势派头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多数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民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
据盘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发展达25公里的画廊。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释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只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门生、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
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 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传神、想象力富厚、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
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犬牙交错,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海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
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鉴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泉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其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举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
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的9层造型。(泉源:学习啦)。
本文来源:雅博体育-www.kmhykj.com